圈內人都想過成為職業牌手,同樣也聽說箇中好手玩到脫褲破產的案例──最大問題在於,職業牌手到底能從牌桌賺走多少?──但更重要的是,牌手們必須先了職業撲克的財務現實面:
- 你的收入來源有哪些?
去打現金撲克像是獲得麵包;而在錦標賽裡大幹一場,則是有可能一次性入大帳的機會。牌手應不囿於單一撲克形式,重點在於規劃得當,包含時間、成本與投資報酬率。
- 你的開銷又有哪些?
進入牌局有成本,錦標賽會贏錢但整體財務健康則不一定。
錦標賽入場費;飲食、旅行、酒店費用;荷官、招待服務生的小費;在各個撲克場的訓練成本;也包含本身的生活開銷,累積下來是一筆大數字,更不用說每場都有入場費,但不一定場場有收益。
- 你可能還要繳稅!
除非在賭博免繳稅的情境,否者稅收又是一筆海削,有些國家賭博是自我創業的一種,一樣要繳稅──所以,重點在於你是哪裡人、當地的博弈政策是?
- 保持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性
黑色星期五事件後贊助金更少,牌手需要多角化經營,可能從與撲克產業相關的事業開始,或者是其他有各種穩定收入的副業──又或者打牌才是副業。
職業撲克堪稱一種輕鬆生活的困難方式,重點在於牌手如何找與事業生活平衡的打牌方式。